2025年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成果新闻发布会(第一场)召开 宜昌市连续四年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

新闻发布会现场。 三峡日报记者 付蓓蓓 摄
3月12日,记者从2025年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成果第一场新闻发布会获悉,宜昌市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。
发布会上,市发改委党组成员、副主任彭志春介绍了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。市税务局党委委员、副局长谭祖圣,市财政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王宇红,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杨德芬,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周宏斌回答记者提问。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和对外宣传科科长郝灵灵主持新闻发布会。
宜昌近年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,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,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。2024年,全市共有78项改革事项被评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,100个创建试点被评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地区,改革事项、创建试点数量远超省内其他城市。全省纳入国家试点和全国首创的20个改革事项中,宜昌市参与17个,参与率全省最高。项目建设“五办”服务模式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。
让市场主体拔节新生,全市开展行政执法和政务服务领域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治理,召开9场政企恳谈会,解决诉求问题165个,企业满意率100%。建立“1+1+N”重点企业培育机制,39名市级领导点对点跟踪服务195家企业。着力破解企业“融资难”问题,去年促成合作授信2848亿元,全市新增贷款702亿元、同比增长11.8%,其中民营主体贷款增长12.9%。惠企资金免申即享,符合条件的企业不需申请,财政奖补直达账户,数千家企业受益。
市税务部门连续四年累计推出34个先行区项目,实现了全系统全领域全覆盖。去年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提供便利化服务为核心,全市税务系统13个县市区局获全省通报表扬,数量位列全省税务系统第一名。
市财政局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,全面取消采购文件工本费、投标和履约保证金,为企业减负49.55亿元;采用书面承诺替代证明材料,企业减少提供证明材料35.34万份。宜昌成功入选全国“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”试点城市。
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构建完善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机制,实行多方联动,加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法治保障,去年全市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结案率达100%。在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中,我市排名大幅跃升28位。
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全面推进登记业务“全程网办”,实现81种登记业务类型线上办理,创新“交地即交证”“交房即交证”“抵押即交证”等服务举措。市不动产交易和登记中心被授予“全国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单位”。
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厚植了创业沃土,2024年,全市净增经营主体11.65万户,新增“四上”企业1460家,新增上市公司4家,总数达20家,吸引了骋风而来、万华、多氟多等一批领军企业来宜投资,全市招商落地项目中近四分之一为存量企业追投、跟投。(记者邓羽琴、通讯员吕敏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