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昌推进
更多
十大行动
实施制造业设备改造行动。纵深推进“技改提能、制造焕新”行动,围绕化工、建材、汽车、机械、航空、矿山、船舶、轻纺、电子、医药等33个行业需求,实施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技术改造,推进应用清洁生产、节能减排、减污降碳、安全生产、循环利用工艺设备,2024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%。推进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实施能效提升工程,以设备购置补贴的方式推动工业各领域设备更新改造,推动工业领域锅炉、电机、变压器、制冷供热空压机、换热器、泵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换代,推广应用能效二级及以上节能设备。以生产作业、仓储物流、质量管控等环节改造为重点,打造“5G+”“工业互联网+”“人工智能+”等数字化改造应用场景。
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更新行动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,加快建筑和市政领域补齐短板、升级换代、提质增效,提升设施设备整体水平。加快老旧住宅电梯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、供水、污水处理、供热、液化石油气充装站、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、环卫、建筑施工、建筑节能改造等领域设施设备更新改造。持续实施城市建设三年提质五年攻坚行动,推动低碳城市、韧性城市、海绵城市建设。力争到2027年,累计更新和加装电梯1000台,更新供水设施400套、环卫设备600台套,升级污水处理厂4座,安装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物联传感设备2万套,更新改造建筑施工设备600台、节能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。
实施交通运输设备绿色转型行动。加快公共领域车辆绿色替代,扩大新能源车在公共交通、环境卫生、邮政快递、城市物流等领域的应用。严格实施达船龄船舶报废及推进老旧运输船淘汰更新,实施600总吨及以上内河干散货船和多用途船受电设施改造,推进电动、氢能等新能源船舶制造及应用。有序推进充(换)电基础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。开展铁路运输、交通桥梁等设施设备更新。支持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报废置换,力争2024年淘汰100辆,2026年全面完成淘汰工作。力争到2027年,累计淘汰老旧燃油船舶20艘,全市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80%。
实施农业水利设施装备提质行动。加快推进拖拉机、播种机、水稻插秧机、自走式植保机械、谷物联合收割机、谷物烘干机、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、茶叶加工机械、微耕机等农业机械报废更新,开展农产品加工、渔业畜牧业、果蔬生产等农业领域设施设备更新改造。实施“互联网+农机作业”,推广无人驾驶机械、农业机器人及智慧农业相关装备,示范应用一批小型轻简农机装备,提升作业质量和效率。围绕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和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,重点推进涵闸、泵站等水利工程设施设备更新改造。力争到2027年,累计报废农机1万台套,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0%,完成省级下达的2处涵闸和4座泵站的建设或更新改造任务。
实施教育设施信息化升级行动。支持在宜高校升级改造信息化设施设备、实训设备、科研设备和重点实验室建设。聚焦制造业发展加强相关学科建设,大力推动科研仪器设备更新。加强教育“数字化”领域设备更新,提档升级中小学数字化办学条件,到2027年,更新师生用计算机2万台、“班班通”设备3000台。积极引导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现代化,实施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行动,到2027年升级建设科创和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200间。
实施文旅设备更新提升行动。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和特种设备检测标准,推进A级旅游景区、旅游度假区、乡村旅游重点镇(村)的旅游观光及主题公园、游乐园的大中型游乐等设施设备更新。推进歌舞剧院、戏剧院、音乐厅、文化馆、博物馆、非遗馆等演艺设备更新或技术改造。推动“文化+科技”“文化+旅游”深度融合,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景区,推进文旅数字化、智慧化技术的场景开发和推广应用。
实施医疗卫生设施改善行动。加快推进全市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,建设市、县规范化的区域病理诊断中心。加快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。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类、放射治疗类、远程医疗类、手术机器人、医疗服务终端、数据中心机房等医疗设备更新,提升基层医疗设备水平。实施医疗机构病房改造升级,增加二人间、三人间比例,完善无障碍化设施。持续改善医院供电、消防等安全保障措施,提升污水、污物处理能力,做好医疗废物处置。力争到2027年,每年更新CT、核磁共振、DR、彩超、直线加速器等设备30台套,改造病床200张。
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。持续推进汽车“换能”、家电“换智”和家装厨卫“焕新”。联动开展“车行楚天”汽车以旧换新活动,办好各类汽车展销会。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,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机动车。贯彻落实中央、省级关于汽车报废更新、汽车置换更新政策措施。支持老旧、存在安全隐患电动自行车报废更新。加快推进农村汽车充电设施建设,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。联合行业协会和家电生产、销售、服务企业开展家电换新消费活动,完善“线上+线下、产品+服务、零售+体验”等模式,引导家电售后服务企业提供在线下单、预约上门、配件自选等个性化服务。开展家居焕新季、家装消费节、家居消费节等促消费活动。通过政府支持、企业让利等多种方式,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、局部升级改造、加装采暖设备等,支持采用装配化装修模式。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、适儿化改造,积极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费,每年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1000户以上。力争2024年,汽车、家电以旧换新分别达到3200辆、5万台。
实施资源回收网络构建及再生利用行动。持续推进“两网融合”,建立完善“再生数字化服务平台+拆解加工再利用基地+绿色分拣中心+回收服务网点”全链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。加强公共机构数字回收平台和行政事业单位“公物仓”建设。支持再生资源行业商会发展壮大。利用闲置商品房、楼宇等为二手商品交易提供场地保障,建设集中规范的汽车、家电、家具、电子产品等二手商品交易市场,鼓励“互联网+二手”模式发展,培育壮大一批二手车龙头企业。加快构建大宗固废、城市再生资源、废旧动力电池、环境污染治理等循环经济产业链,打造区域性再生资源深加工产业集群,依托龙头企业积极申创“无废企业”“绿色工厂”,提升资源加工利用再制造水平。力争到2027年,全市全年二手汽车交易超6万辆,报废汽车、家电回收量分别达1.35万辆、39万台套;培育国家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企业1家。
实施产品供需对接行动。抢抓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需求升级机遇,实施“集群提能”“创新突破”“品牌塑造”等行动,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。全面对接全省抢先发展行动,滚动建立宜昌产设备供给、“两新”需求两张清单,推动我市更多先进设备、优质产品、创新技术纳入国家相关推广目录和政府采购范围。持续组织开展老旧设备更新、废旧设备回收、先进设备生产三方企业供需对接活动,发挥行业商会、协会作用,运用好新媒体、电商平台等渠道,拓展对接合作平台。
民生服务